沾化区以沾化冬枣研究所为基地,强化科技引领,推动沾化冬枣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近日,沾化区第三届大棚冬枣“枣王争霸赛”决赛在下河乡举行。沾化区60名枣农进入决赛。专家品尝组按照赛枣评分的标准,对冬枣果形、果实色泽、果实口感进行品评打分。
沾化冬枣技术专家组高级农艺师 李福友:首先第一个就是品质的来源是品种,只有好的品种才有好的品质,第二个是必须要满足品种所需要的栽培管理条件,第三就是减少人为干预。
原生态冬枣“枣王”、下河乡东张村枣农 郭宁:我感觉还是科学管理、规范种植才能走得越来越远。
2021年,沾化区启动实施“双增双提”工程,年内新增设施大棚2万亩、到2025年达到15万亩,新增“沾冬2号”1万亩、到2025年达到10万亩。
沾化冬枣研究所智能阳光温室大棚是设施高效种植试验区的“核心棚”,是智慧农业试验示范棚。大棚搭载的冬枣物联网云平台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精准调控。
沾化冬枣研究所所长 于洪长:我们通过智能化,拿出质量标准来,对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可能发挥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
为扎实推动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沾化区加快构建沾化冬枣“1+3+10+N”发展新格局,即:打造1处万亩沾化冬枣高质量发展示范区,3条沾化冬枣高质量发展长廊,10处沾化冬枣高质量发展示范园,N处沾化冬枣高质量发展示范点。
沾化区副区长 付俊峰:通过示范引领,引导全区冬枣向标准化、设施化、高质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实现沾化冬枣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