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第六批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名单,滨州市6家单位入选,分别为博兴县博昌街道蒲姑社区、沾化区利国乡、惠民县辛店镇、无棣县佘家镇、阳信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滨州市市中邮政支局。截至目前,滨州市共创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3个、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35个,全国、省级示范点数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近年来,滨州市“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创新实施“五化”工作模式,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宣传教育,创新推进融合,细化目标任务,多措并举深入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落地生根,夯实了基层工作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创建活动标准化。滨州市注重规范“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工作,以工作标准化提升创建标杆化,以标杆化推动示范效应扩大化。制定印发《滨州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进基层工作的目标、任务、机制、标准、步骤,以及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的具体职责和建设标准。二是工作推进机制化。滨州市在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中,注重严把工作机制,以机制化确定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从责任分工、信息上报、协调例会制度、经费管理等八个方面行形成环环相扣,互促互进的工作机制。三是创建内容融合化。紧紧围绕巩固基层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阵地这个中心,把“扫黄打非”工作与其他社会治理工作等五个方面充分融合。四是宣传教育常态化。滨州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宣传教育做到集中创建铺天盖地,与工作常态和风细雨相结合,大规模硬件宣传设施与柔性宣传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寓教于乐自我教育相结合。五是目标任务项目化。滨州市把“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创建项目化推进,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设定任务目标,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工作责任,规定完成时限,实施督办检查。定期亮目标、亮进度、亮结果,以此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